抄底资金越跌越买 港股投资再迎“贪婪时刻”?
部分港股相关ETF今年以来份额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过去8年,贪婪时刻港股经历了多轮市场周期,抄底而在每一轮周期的资金再迎底部,不乏先知先觉的越跌越买资金提早布局。自2021年触及31183.36点高点后,港股港股调整时间已超过1年半。投资当港股处于底部区域之际,贪婪时刻各路资金纷纷行动。抄底今年以来,资金再迎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越跌越买港股ETF份额持续攀升 ◎记者 王彭 作为内地与香港两地证券市场互联互通的港股开山之作,沪港通于11月17日迎来“通车”8周年纪念日。投资在这8年中,贪婪时刻互联互通犹如源头活水,抄底为A股与港股注入了新的资金再迎资本活力。互联互通机制下,可以投资港股市场的公募权益基金越来越多。 过去8年,港股经历了多轮市场周期,而在每一轮周期的底部,不乏先知先觉的资金提早布局。自2021年触及31183.36点高点后,港股调整时间已超过1年半,恒生指数继去年下跌14.08%后,今年继续跌逾20%。当港股处于底部区域之际,各路资金纷纷行动。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港股ETF份额持续攀升。 在11月开启的这轮强劲反弹行情中,港股基金净值纷纷“回血”。多家机构认为,随着以往压制市场表现的风险偏好和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港股本轮上涨行情仍将延续。 互联互通迎来8周年 2022年11月17日,沪港通迎来“通车”8周年纪念日。过去8年中,沪港通平稳运行,交易规模持续增长,与深港通一起成为外资配置A股的主要渠道。对于内地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而言,互联互通机制也为他们提供了布局港股的便捷途径。 “港股市场的互联网和消费领域有很多不同于A股市场的投资标的,可以丰富我们的组合,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投资选择。”沪上某公募基金经理称。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过去5年,沪深港股通净买入额排名前十的股票分别是、、、、、、、、和。 在沪港通、深港通相继开通的背景下,嗅觉灵敏的公募基金推出了能在三地市场动态发掘优质股票的创新产品。2015年4月15日,作为首只主动管理、通过沪港通渠道投资港股的产品,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成立。此后,越来越多可以投资港股市场的公募基金产品相继成立。 不过,过去8年,在多轮市场周期中,此类基金的业绩表现大幅波动。2017年,恒生指数以35.99%的年度涨幅牛冠全球,可投资港股市场的基金也借此大放异彩,超过九成产品取得正收益,其中有19只基金净值涨幅超过30%。但在2021年2月开启的这轮调整中,此类产品净值普遍出现大幅回撤,基金经理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 “2022年三季度,港股市场持续下行,恒生指数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的下跌幅度和最长的下跌时间,我们更需要的是冷静思考如何对未来进行布局。”中欧港股通精选一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罗佳明称。 罗佳明将港股市场面临的挑战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上市公司盈利承压,二是市场流动性受到美联储加息缩表和美元指数创20年新高影响,从而极大地影响公司估值。 “港股市场在经历了6月的反弹后,随着海外市场加息政策持续超预期,在2022年三季度再次进入弱势区间,恒生指数下跌21%。以市净率衡量,估值跌破历史最低水平,反映了投资者的悲观预期。除了能源和电讯业,各行业板块均大幅下跌。”万家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刘宏达称。 抄底资金加速涌入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港股整体表现低迷,各路资金却持续南下抄底。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10月,南向资金净买入680.55亿元人民币,为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入额历史第四高。截至11月17日,11月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已达到376.83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港股ETF份额持续攀升。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10月以来,恒生科技指数ETF份额增长112.16亿份,恒生科技ETF、恒生医疗ETF、恒生科技30ETF的份额分别增长了64.13亿份、31.18亿份、27.98亿份。拉长时间来看,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互联网ETF、恒生科技ETF、恒生医疗ETF今年以来份额分别增长了252.8亿份、204.54亿份、147.31亿份、115.58亿份。 多只公募基金也在今年三季度对港股进行明显加仓。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有7只主动权益基金对港股的加仓比例超过20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西部利得策略优选二季度末并未配置港股资产,但到了三季度末通过港股通交易机制投资的港股公允价值为1.62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到42.68%;今年5月成立的富国沪港深优质资产二季度末时没有配置港股,但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港股配置比例达到了44.35%;成立于今年6月的广发价值领航,截至三季度末的权益投资中,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的港股公允价值为1.09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40.57%。此外,中银、前海开源沪港深强国产业、嘉实互融精选、华泰柏瑞医疗健康三季度港股加仓比例均超过20个百分点。 11月以来,港股市场展开一轮强势反弹行情,截至11月18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升至17992.54点和3742.7点,相较于这一轮回调的最低点,累计涨幅分别达到23.26%、37.58%。随着港股市场反弹,主投港股的基金净值也快速回升。 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1月17日,111只港股主题基金11月以来净值累计涨幅超过20%。其中,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混合的涨幅达到45.98%;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宝中证港股互联网ETF、前海开源沪港深汇鑫混合、汇添富沪港深优势定开等基金的涨幅均超过30%。 港股重要买点或已出现 在多家机构看来,港股本轮强势反弹是低估值和极高性价比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风险偏好和基本面持续改善,这一上涨趋势有望延续,港股的重要买点或已出现。 展望后市,研报认为,港股的市场风险偏好及估值压制因素呈改善态势,科技互联网企业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基本面修复趋势较为明确,中期估值性价比较高。 研报认为,港股的重要买点已经出现。从市场角度来看,港股的股息率已到达较具吸引力的底部区间。历史上,相同阶段买入恒生指数持有1年的正收益概率是100%,收益率期望值是38%。此外,参与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高点在指示市场低点方面较为精准,这项指标已于9月和10月创下历史最高点和次高点。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将保持稳步复苏势头,上市公司的盈利会跟随好转,其中的优秀公司如能把握经济周期向上的机会,或可为股东带来更多的利润和现金流。另外,我们依然认为,美元指数的强势行情或许在年底走向尾声,这也意味着此轮港股调整行情或将结束。”罗佳明称。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QDII投资总监徐成对港股后市持相对乐观态度。对此,他给出了两点理由:第一,美国一些宏观经济指标正在走弱,这种趋势一旦出现,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经济后续或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幅度的预期不会太强,流动性可能出现拐点。第二,港股的估值比较便宜,很多优质公司的股息率在8%至11%。 在徐成看来,未来港股有两方面机会值得关注:一是股息率高的行业和板块,如电信、公共事业、中上游能源板块的部分公司。这些行业和板块的现金流较好,是性价比相对较好的投资方向。二是港股市场有很多具备阿尔法的标的和板块,分布于物业(以央企为主)、生物医药、绿电、自动化等领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央视聚焦个人养老储蓄:发行目的是什么?收益情况又如何?
- 比美联储12月预期峰值还高!2023年联储票委:支持加息到5.4%后暂停
- 实力锻造卓越长期回报 工银瑞信战略转型股票近五、六、七年均获同类第一
- 海外禽流感肆虐蛋价飙升 国内却跌破5元 节前蛋价存上涨动能
- 曹县回应货车防疫加码致蔬菜滞销:帮菜农打时间差卖菜 曹县称无涉疫风险货车拉菜不隔离
- 传西部数据与日本技术存储提供商Kioxia重启合并谈判
- 秦刚任驻美大使的524天:行走过美国的庙堂和江湖
- 1月5日银行早报:央行部署2023年七项重点工作,揽储季节调降利率,银行为何如此“任性”?
- 国常会重磅定调: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还释放这些信号→
- 险资表态今年将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 期待取得更好的年度投资收益率
- 阳光纸业1月4日斥资约213.66万港元回购99万股
- 传言带火纸尿裤概念股 可靠股份涨超10% 百亚股份一度涨停 还能炒多久?
- 交通银行存在以提额、低息为名营销信用卡分期情况 分期利息计入手续费或违规
-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苏庆灿:做眼科诊疗服务全科的先行者
- 国家药监局:完善中药应急审评审批机制 鼓励并扶持用于重大疾病、罕见病或儿童用中药新药研制
- 吉林长春全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摇篮”展现蓬勃生机
- 工信部:1-10月通信业新兴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同比增长33.1%
- 会员“一充再充”也看不了想看的内容:看电视,为啥越来越复杂?
- 2023开年迎来比亚迪大G首发 竞争路虎卫士 网友:买不起
- 无锡银行溢价26%完成定增 多家上市银行“提价”再融资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又有名画遇袭!3人试图破坏《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被捕 此前价值5.8亿元的梵高名画《向日葵》遭泼番茄汤
- 福建省拟新建16个集中式光伏电站,总规模达1772MW
- 银保监会:人民币长期走强的趋势不会改变 现在抛本币买外汇将来一定会后悔
- 年轻人的充电焦虑,加盟充电桩解不了?
-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推进组(ICV-2035)工作协调会
- 涉嫌聚众饮酒并引发刑事违法行为,这家上市公司47岁董事长被采取强制措施
- 苹果发布2022第四财季财报,库克回应iPhone14Pro供不应求
- 22城中16城已完成第三批集中供地,底价成交成常态
- 富瑞:维持滔搏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12.3港元
- 国家统计局: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同比增长8%